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是知名的革命老区、红色土地。1941年7月至1942年12月,中共中央华中局、新四军军部移驻阜宁长达18个月,阜宁成为当时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在阜宁这片红色土地上,有无数革命先烈留下光辉足迹。今天我们走进烈士命名村——羊寨镇世明村。
来到了羊寨镇世明村,81年前,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副团长童世明在这里壮烈牺牲,从此高庄就以童世明的名字命名,英雄的名字,闪亮的坐标,这方热土记录着新四军为掩护群众转移英勇抗击日军的战斗故事,红色基因在烈士命名村一代代延续至今。
“野蔓荒烟埋忠骨,斜阳芳草吊英魂”,在羊寨镇世明村,一座庄严的圆形拱墓上写着这副令人敬仰的挽联,将人的思绪拉回到当年烽火硝烟的战场,再现了童世明勇敢无畏,为掩护群众转移而战斗的画面。
童世明,河南信阳人,1912年12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41年,童世明任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副团长。1943年春,日军对盐阜区进行第二次大“扫荡”,3月18日,敌人从北禄沟、佃湖等地纠集600多人,沿废黄河西堤寻找我军作战,19日,敌人与我军再次交火,在副团长童世明指挥下,连续击退日伪军三次进攻,击毙日伪军260余名。下午4时,涟东日军数路赶来增援,战斗愈打愈激烈,童世明当机立断,命令二营撤出战斗,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,童世明来到前沿阵地组织火力,就在这时,敌人一颗炮弹的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。这场战斗中,年仅31岁的童世明和其他22名新四军战士以身殉国。
1943年6月1日,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举行公祭大会,悼念童世明等23位烈士,将高庄村改为世明村,单家港小学改为世明小学,并筑起了世明墓。童世明牺牲后,他的英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,世明学校师生积极创作了“副团长童世明,为国而牺牲,血战单家港,南征北战为人民”的歌曲在群众中传唱,以追念童世明等烈士。
几十年来,世明村始终把发扬革命烈士精神,赓续红色文化作为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厚生动力,坚定沿黄河故道以林果产业为发展方向,走出了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。
81年前的硝烟已经散去,可那场战斗的号角依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。童世明烈士虽然离我们远去,但他的革命精神一直流淌在世明村人的血脉中,世明村仍将以红色精神为指引,继续奋发前行,探索发展富民强村之路。